首页-理论知识 >第99讲 俄狄浦斯期三靠详解(二)笔记

第99讲 俄狄浦斯期三靠详解(二)笔记

发布于:2023-01-27作者:管理员阅读:4842

欢迎访问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我室电话/微信:189-4030-0372

如果有需要,请不要犹豫,可以随时联系我

来源:李鸣·精神分析120讲理论培训,查看“更多笔记

整理: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

第99讲 俄狄浦斯期三靠详解(二)笔记

目录:

初阶班笔记

俄狄浦斯期详解(俄期三靠)

客体关系笔记

中阶班笔记

依恋理论笔记

高阶班笔记

自体心理学笔记

哀伤辅导笔记


第98讲 俄狄浦斯期三靠详解(一)笔记

回顾:

(1)俄期的心理发育过程分三靠五个阶段

(2)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俄期心理发育:①冲突的特征 ②冲突的表达与防御 ③适应不良

冲突的特征:

1)俄期开始与结束:以性兴奋/满足转向生殖器区域开始,开始区分养育者的性身份,并趋于选择认同、形成超我,以俄期冲突的(暂时)解决为结束。

2)任务与能力

2.1)性别认同与确认:压抑对异性父母的性冲动,开始指向异性;

2.2)扩展关系:特别与容忍、竞争、极度相关的关系;

2.3)形成超我:道德/理想自我、认同同性父母;

2.4)整合情绪:竞争/恐惧、抱负/压抑、攻击/妥协。

3)俄期任务能否完成的影响因素

3.1)父母联盟的牢固程度

3.2)养育者/看护者回应儿童需求的敏感程度

3.3)家庭成员之间的嫉妒、竞争、容忍的回应方式。

4)强调:俄期的创伤情境氛围两类:

4.1)俄期产生的冲突;

4.2)前俄期创伤、挫折的延续或变形。

5)从二元关系到三元关系

5.1)即养育者(亲子)的二元互动转变为同性、异性、我的三角关系;

5.2)三角关系:儿童被渴望的养育者、与儿童竞争的养育者。

②冲突的表达与防御

1)从二元到三元关系

1.1)曾以为大人的爱全是我的;

1.2)而且,TA又如此强大,我无法抗争;

1.3)面对此冲突困境,儿童尝试俄期充满性欲化的策略来解决这些冲突(三靠)如果遭遇重大挫折,便可通过退行到早期二元关系中习得的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尤其通过退行,重现创伤情境(固着点)

2)俄期的表达/防御:远离/接近、性欲化/性禁忌、理想化/攻击、融合/隔离等。

3如果关系无法整合、不能恰当处理这些情结,则儿童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

3.1)对竞争养育者:示弱驯服、置换、疏远,认同/学习/超越,攻击后内疚补偿、投射认同、内射(求惩罚)

3.2)对渴望性养育者:示弱求关注、性诱惑、压抑、融合、模仿或反向形成(先抛弃对方)投射性认同、解离。

二、本能冲突的表达和防御

从二元到三元,儿童很困惑,不知靠上远近的程度何为适宜:太远了会近一点,太近了会远一点,有时会退回肛欲期的分离焦虑,但这种分离焦虑带有性的色彩和内疚感。所以,童年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成年。

 

俄狄浦斯期回性心理发育过程:

男孩子:最早有了性别认同,就有了一靠

一靠:男孩子会靠向父亲,长大以后会成为父亲女孩子会靠向母亲,长大后会成为母亲这样才能嫁给像父亲一样的人

如果父母同盟牢固

男孩发现,在父亲心中最重要的不是他,是母亲;

女孩子很快会发现,在妈妈心中最重要的是爸爸;

这种靠向同性客体的沮丧感,就驱使TA远离同性父/母,唤起攻击感人的本能有两种,力比多和攻击

二靠男孩靠向母亲,攻击父亲;女孩靠向父亲,攻击母亲。

男孩会形成女人的概念,长大后以此来衡量女性客体,包括爱人。

女孩靠向父亲,心目中形成男人的内部成像,以此衡量世界上的男人够不够男人,也包括自己丈夫。

所以,这种男性客体、女性客体的内部成像,在二靠时逐渐形成,才有比较完整的性别观。二靠时,强调的仍然是父母联盟的牢固程度

靠向异性客体时,满腔热情不一定换来投桃报李,男孩靠向母亲时,发现母亲眼中最重要的是爸爸。女孩子靠向父亲时发现,她仍然不能介入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最后,男孩子发现心目中最美的永远是母亲,如何得到母亲呢?

随着逐渐长大,发现自己长大后成为父亲那样的男人,就有可能娶母亲那样的女人。于是再次靠向父亲,因为要想靠近异性,必须先做同性父/母那样的人。然后才会娶母/父那样的人。

三靠再次靠向同性父母,但此时靠向同性父母,是带着攻击认同力比多

三靠开始整合一靠二靠,不像一靠是全部的力比多:都要像TA,走路像TA,说话的腔调也要像TA。

在治疗室里,来访者也会呈现这种特征,喜欢穿咨询师欣赏的颜色的衣服,抽咨询师一个牌子的烟,来模仿咨询师,这是早期的认同(一靠)。

三靠是选择性认同:男孩经历了一靠对父亲的失望,二靠是对母亲的失望,他知道父亲有些方面不怎么样,有些方面必须要学习。所以他会选择性认同。女孩也一样,一靠靠向母亲-失望,二靠靠向父亲,学习男人身上的特质,长大后成为寻找男人的标准,但她很快发现,父亲眼中最重要的是母亲,最后明白,如果要获得父亲,就要长成像母亲一样的女人,长大后就会吸引像父亲一样的男人。所以再次靠向母亲,但是带着攻击和热爱,所以要把两者整合到一起。

一个成熟的人,都是既爱又恨,且爱恨兼容,爱一个人伴随着复杂的情况,仍然能够展现稳定、持续的爱,这是成熟的情感

 

俄期的冲突会有一靠二靠三靠这么一个过程,有时候表达有时候防御,表达和防御的行为特征可能完全相反或者说外观看上去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但内心可能是一致的。

两个行为,都出于同一个类型,只不过表达和防御不一样,那么:

什么情况下会干扰俄期三靠发育不良呢?

哪些情况的干扰会使得儿童三靠发育不良呢?

在三靠过程中,儿童逐渐发现父亲和母亲是不一样的,男孩从父亲身上认同自己,从母亲身上认同异性。

 

4、以下情况会干扰儿童对父母的认同:

1渴望性养育者回避儿童,拒绝亲近或不可预测;

1)回顾

一靠靠向同性,同性就是渴望性养育者;二靠靠向异性,异性就是渴望性养育者;三靠时,同性父母再次成为渴望性,同时带有竞争性,二者整合。

只要到达三靠,永远是一个矛盾的整合体,在内心充满了矛盾,但整合很好,表现出来既矛盾又统一,即这样又那样,而且兼容得很好,这是成熟的表现;有些人表现绝对的一方面容不下另一方面,这是发育不良。

2)问题

渴望型养育者拒绝亲近儿童,导致儿童在物理上和心理上都靠不上,大部分是心理上:

2.1)如果男孩一靠时靠不上爸爸,就感受不到男性的气息,他在长成过程中男性的气息就会缺乏。

2.2)如果二靠时,异性客体作为渴望型养育者远离TA,他就对异性的认识就少,就会偏激、就会攻击异性客体以掩盖自己认识的不足。

如果你认为女性是比较温柔的,但实际上女性也有刚烈的一面,所以你一看到女人不温柔就会认为这个女人不是好女人。其实不一定对,可能因为你在二靠时接触渴望型养育者时,没有学到充分的信息,你就会绝对片面以掩盖不足。

举例:回避就是从来不抱孩子,看见孩子想抱,就觉得特别难受;如有个女性来访者甚至单独跟自己女儿在一起就手足无措,更不用说抱孩子了,这是回避。

 

2渴望型养育者过度亲近,与儿童过度粘连。不分边界;

但是过度亲近,融合在一起,天天与孩子粘一起,与孩子一直睡一张床直到孩子小学毕业,显然丈夫不在床上,这样过度粘连的孩子,就很难趋向三靠,因为老是被二靠异性客体拉住。这样的儿童对异性气质很了解,可是缺乏同性气质,只有进入三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男人或女人。

所以渴望性养育者对孩子,既要亲近,又要不亲近。

3竞争养育者太过疏离软弱,因而削弱儿童认同动机

4竞争养育者过度严苛阻碍儿童认同、学习和超越的尝试,使这样的尝试本身具有招致惩罚的可能。(羞辱贬低认同行为,威胁感逼真可怕。)

竞争型养育者每次竞争都不让孩子赢,打压他或太过亲近,都会影响孩子的发育,他没有正常的成长环境,长大后就会易偏激;

5渴望性养育者或竞争养育者的反应都不敏感不恒定

父母猜不出孩子想靠近还是想远离或者反应经常不一致,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

 

孩子在俄期遇到挫折就会认同失败,就会导致孩子的男性或女性气质缺乏,社会适应不良等,孩子就会用其他方式弥补、遮盖,这就是防御。儿童会使用压抑、分离、夸大、投射的防御方式,经常使用,就会变成防御方式持久的失败体验将导致儿童产生性格性防御

举例:渴望性养育者回避型儿童,儿童想亲近却不能亲近,就会过度使用压抑。无法亲近,就会说“我不需要”,说多了连自己都信了。尽管表面上满不在乎,但心跳、呼吸、瞳孔、皮肤电反应等都表明儿童处于悲伤时期,TA压抑了悲伤。如果经常这样,等长大了之后,TA就成了一个很压抑的人,这就是性格性防御。

 

5、俄期发育顺利的指标:

1能整合三元关系的冲突

1)能理解自己被排斥与父母之外:我不是最后、唯一的。将嫉妒转为羡慕。

嫉妒:我不行你也别想好(攻击),羡慕:我不如你,但我学你把你比下去(模仿)

理解爸爸的中心是妈妈,妈妈的中心是爸爸,但是自己不可能成为全部爱的拥有者,但知道自己铁定地拥有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以前的妒嫉转为羡慕。如果想赢得爸爸的爱,就得表现更好而不是摧毁竞争的对方;

能整合三元关系、容忍爸妈的爱,接受爸妈的爱与你的爱的区别,长大后既能知道他是爱你的,也能够知道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不爱你的。

2)愿意分享也能理解自己的他人的复杂和困惑,能把握分寸。 

能够理解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把握分寸感,这时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目的性,知道与人交往是多少程度的友谊,而不是只要别人不爱我,就是他从来没有爱过我,这种绝对,是缺乏整合的能力。

(2)能承受自恋遭受打击

1)最初的自恋,父母都是我的,眼中只有我(全能感),后来全能感破碎,发现有一些事情永远是无法挽回的、无能为力的(有所不能),也知道尽管自己不是被完全看好的,但自己确实有被看好的地方,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维持自尊)。

2)虽然他们关系密切,但我在他们心中,仍有位置:虽然我不是唯一和最好的,但我仍然有价值。

3)父母容忍儿童的攻击冲动,允许儿童享受性冲动的愉悦,允许儿童与父母一方关系亲密,但同时能维护夫妻关系不受侵犯。

(3)能清晰地自我界定

 

1)接受边界和角色的定义与限制。

俄期三靠发育得好,就会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边界,而不是无休止地说自己有多棒,也不会无休止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知道自己确实有很多不足,知道有些人会不欣赏自己、不爱自己,但自己也有好的,照样别人喜欢,能够接受边界和角色,知道“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对自己的评判越现实、越接近客观,你的处事、你的人际就越好相处。

自我的界定就会越来越清晰,包括角色、边界,知道与什么人打交道边界在哪里,如与领导打交道边界在哪里,与同事打交道的边界,与爱人的边界、与伴侣的边界等,自我界定不会搞错。

2)接受丧失,有哀伤的能力。

自我界定也表示了能够接受丧失,知道有些事做不来,有些人永远回不来,具有哀伤的能力。

3)力必多投射得对象开始转移、扩展。

力比多投射对象会转移扩散到事业、爱好、人际关系等广泛的领域。如果力比多投射得相对狭隘,常常意味着某些障碍。

4)敢于表达自我雄心、理想、主张与权利

敢于表达的人常常是一个健康的人,大多数人要有较多的表达,较少的防御。

人不可能不防御,如果防御多过于表达,他人就看不清你是谁,甚至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防御得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了。

更真实的自己,是表达多一点的人,表达要有一个防御良好的基础,如果内心里充斥着不被爱、不优秀,你的表达就会退缩。其实没有一个人是不优秀的,如果整合不好,你只看到了自己不优秀的一面,盖过了全部,你就成为一个不优秀的人,常常到处都是防御。

一个人发育良好的标志敢于表达,这种表达既要去掉防御,也要不担心表达以后带来的竞争的恐惧,因为只要表达就有竞争。有时候人为了避免竞争,宁可不表达只要不畏惧对方,才会敢于表达。这种表达比防御,从心理学角度更加健康,因为直接疏泄了自我的力比多能量。当然,有的人因为憋得太久,常常过度表达,这是放纵,这种放纵常常是得不到表达、压抑过久导致的

 

5、俄期发展的比较顺利,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

如果能知道自己自我界定,角色边界清晰,能整合自己情绪,与人分享,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挫折、打击,还勇于表达自己,这就是一个有“目的”品质的人。

1)知道应该朝向什么目标

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应该朝向哪里,跟人交往知道自己能达到什么目的,对方在我帮助下能达到什么目的;

2)知道我/对方举例目标尚有多远

有的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不知道具体路径,他永远不知道自己离目标有多远,还经常抱怨说“我怎么就没能好起来呢?你要知道“好起来”指的是什么,离你所说的还有多远,你应该做哪些去靠近,没有这些,一个空有的目标,那是幻想,是好高骛远。

3)知道靠近具体目标的现实路径、方法

有“目的”品质的就是能够自我界定,能够整合,能够表达。有些人看一些心灵鸡汤,就以为自己就可以怎么怎么样了,这往往没有用,他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有目的的人,不但知道目标,朝向目标,还知道有多远,知道做了什么能靠近一点,最后做多少才能达到目标。 如果后两个没有,你的目标是虚妄的。目的品质知道还有多远,怎么样才能缩短,而不是整天抱怨“我的生活为什么还没有好一点”。

 

6、俄期发展的比较顺利,就会形成清晰的角色边界认同

1)什么是男人、女人

经过俄期,至少知道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男人应该……,女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想法越接近现实,眼中自己的角色、他人的角色,好男人、好女人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你看这世上没有一个好男人,往往不是人的问题,是你的眼光问题。眼光问题常常是俄期问题,尤其是三靠中的第三靠不能整合的问题。

你知道世上都是渣男(性别概念),知道他的缺点,但你不知道所有人某种程度上都是“渣”,每个人身上都有亮点,就这点来说,他就是个好男人。

要知道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常常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如果太绝对了,反而提示,你可能发育不良,至少第三靠可能有问题。因为你缺少整合,看问题绝对化,不能准确界定男人女人的边界和角色。

如果男人女人边界清晰,你的人际交往就会相对“合适”,而不是你只有找到一个对你好的人你才能生活,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

2)适切的人际关系、亲子、情侣、同事关系

只有角色边界清晰了,才有适切的人际关系,否则永远生活在幻想中间,甚至生活中永远都跟你的想法是反的,因为你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3)知道言行的边界,什么场合、什么人物,说什么话。如何讨人喜欢,如何令人生厌...

如果有比较合适的人际关系,那么在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就相对稳定,在言行的边界上、在某些场合上,知道如何让人赞赏你、喜欢你,如何让人生畏、敬仰你,这些尺寸的把握,都是在确立角色与边界。

你的语言是根据你心目中的角色和边界而定,角色和边界是俄期三靠需要发展的。

4)能与人建立持久、稳定的人际关系

能与人建立持久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常常需要一个人有明确边界和角色,能与社会相适应。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明确、清晰,但与外界的客观不吻合,所以你仍然难与他人建立关系,会让对方觉得你怪怪的。

所以你的想法与社会越吻合,你就越自如,如果儿童期发育不良,就很难有很贴切、很现实的待人接物。

 

7、俄期修通的关键与前提:

在俄期,一个人发育良好:

1在前两靠一定要非创伤性的靠不上

一靠是靠向同性父母,你亦步亦趋,但比较幼稚;

二靠是靠向异性父母,你知道异性在你眼中的内部成像,但如果不走出来你就很难获得你性别应该有的特征,所以一二靠要非创伤性的靠不上。

例如:在一靠的时候,爸爸不理睬你,却是没靠上,但是造成了创伤,所以要非创伤性靠不上,就是没有在他心理中造成创伤,后来儿童发现爸爸心目中最重要的是妈妈,但他并没有排斥你,所以说经管他失望,但不会说每回你靠向父亲就一顿毒打,后来看见爸爸就浑身发抖,这是创伤性靠不上。

2第三靠要非创伤性地“靠上”

前两靠要非创伤性地靠不上,到了第三靠要非创伤性地靠上,最后,同性父母仍然是你心目中最厉害的。

3三靠成功的条件:

1父母关系良好

父母关系好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父母关系不好,其中一方与孩子结成联盟,造成关系粘连,孩子的下面的靠就停止了。

一靠时,爸爸和儿子非常牢固,就很难走向二靠;二靠时若与妈妈关系非常牢固,难走向三靠。

孩子与父母关系要有一定联系,但又不能过于紧密,既能靠上,又能失望,再靠上再失望,这样才能走向三靠。

所以父母关系一定要良好,但没有一个标准,不是绝对,也许父母又分歧,但至少在孩子面前要良好,在孩子面前没有太大裂痕,不要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关系差。

2)竞争养育者值得学习,愿意分享,比较少防御

竞争性养育者既能竞争又能学习,竞争但不排斥,仍然关心孩子,使孩子有机会学习。

3)渴望养育者值得爱,值得拥有

渴望性养育者——某些父母有很优秀的地方,让孩子希望爱你、拥有你。

4)同性或异性养育者有自己的社会功能

妈像个妈,爸像个爸,两个养育者既要执行各自功能,还要互补各自的社会功能。

单亲家庭,在心理学上不一定单,关键是能否执行父母功能。如果爸爸不在家,妈说“你再调皮,回来告诉你爸”,这是爸的功能;如果妈妈不在家,爸给孩子做饭铺床,这是妈的功能。

5)父母对各自的角色、性别认同清晰、稳定

三、适应与适应不良

男孩为例:

第一靠:靠向同性父母

(1)学习父亲外在的形:力必多投向父亲

表现:父亲作为理想偶像、被崇拜的对象、粘着父亲,对权威惟命是从,学到了父亲的外形,学习-超越-替代,希望成为“偶像”的再版。

(2)模仿母亲外在的形:攻击性投向母亲

表现:借此吸引父亲这个理想客体(父亲喜爱母亲)顺从听话、被动服从,通过学习母亲的“形”以吸引、赢得父亲的关注。与母亲相对疏远,骨子里是嫌弃妈妈(异性)

(3)若发育受阻,则形成适应不良(症状)

特“男人”,骨子里贬低女性,是典型的“直男癌”;

或者女性做派,优柔寡断、心思缜密等,是个“伪暖男”,常常在关键时掉链子,对女性不感兴趣,有同性恋的外在表现

第二靠:靠向异性父母

(1)受阻后退回原依恋对象:力必多投向母亲

对母亲充满好奇,粘母亲,伴有对乱抡冲动的恐惧;

(2)一靠失败后的沮丧,疏离父亲:攻击投向父亲

对父亲(男性)充满愤怒,并投射性认为父亲攻击自己(阉割焦虑),若攻击性付诸行动,则往往产生愧疚与补偿心理

(3)若发育受阻,则形成适应不良(症状)

3.1)不用做男人(学习父亲)就可以得到母亲

二靠发育不良,骨子里不想做男人,希望做母亲,认同母亲,不愿承担男人的责任。

3.2)不愿承担责任的“妈宝男”、“真暖男(娘)”,心思女性化,云备胎、男闺蜜、妇女之友、大众情人、欢唱浪子,与女性交流毫无困难。

3.3)有抱负,但有成功焦虑,难有成就,与男性交往特别困难,尤其与父亲样的领导。

3.4)内在认同女性,多愁善感(外在凶狠)

此类人内在多情善感,更多认同女性,内在更接近同性恋

第三靠/正性俄狄浦斯期:靠向同性父母

(1)发现父母才是彼此的最爱,再次靠向父亲,学习其内在品质、价值观,认同其超我。并习得与母亲样女性交往的能力

(2)向攻击者认同

(3)成熟的、选择性认同,目标取向的能力

(4)整合的力必多和攻击冲动

(5)若发育受阻,则形成适应不良(症状):

5.1)形成严苛超我(对靠向父母失败后的夸大性认同)

主要是认同同性父母的超我,明白男人应该如何,女人应该如何。

5.2)强迫、拘谨、僵化、教条

男性表现出过度严苛的超我,不允许失败,刚烈无比,绝不示弱,形成强迫、僵化行为。

5.3)无道德节制、放浪形骸(但伴有适应不良的内疚感)

或朝向另一极端,破罐子破摔,道德无节制、无底线,放浪形骸。

5.4)自我角色混乱、边界模糊

5.5)人际困难感受,难以与人建立持久关系

三靠中的过渡时期

两个过渡期,一靠趋向二靠、二靠趋向三靠,上下两个阶段兼有,关键是趋前还是退后。

(1)第一靠向第二靠过渡时,要注意的影响因素:

1)同时出现第一靠和第二靠的心理特征;

2)努力摆脱一靠的特性,竭力获得二靠的特性。

(2)第二靠向第三靠过渡时,要注意的影响因素:

1) 同时出现第二靠和第三靠的心理特征;

2) 努力摆脱二靠的特性,竭力获得三靠的特征。

针对症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主要养育者有无变更;

(2)跟主要养育者的情感关系有无变化,亲密程度如何;

(3)父母在原生家庭中的地位如何;

(4)询问父母在三靠中究竟怎么样:可以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家里的主要养育者;

1)重大问题跟谁商量?

2)伤心时谁来安慰?

3)家里谁最理解你?

4)父母最爱家里哪个成员?你希望他们最爱哪个?

5)你觉得小时候管教严不严?为什么?

6)你跟谁在一起最开心?

7)如果父母吵架,你猜是什么原因?

 

最后的提醒

(1)三靠五阶段,各有各的任务,一旦完成不好,会出现不同症状;根据症状,倒追俄期问题。如:

1)一靠出问题,男孩外在阳刚或外在特别女性化,有同性恋,伪暖男。

2)二靠出问题,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跟异性交往很自在,同性交往有障碍。

3)三靠整合,形成目的品质,形成角色、边界。

(2)俄狄浦斯期是一个可观察的心理发育阶段,这套理论是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推导基础上的一簇童年期心理变幻的假设和推论,如同阴阳五行学说一样,缺乏客观实证,经管这样,但在治疗中间,通过假设、验证、修改,我们确实能够帮助来访者,实践中应用良好。

(3)这样的假设,并不是我们理解来访者心理活动唯一的依据和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流派,还有其他流派理论、视角来看待来访者的问题;

(4)一切以来访者为中心,结合每一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论框架内的主观假设和验证。

实践中要结合实际,用恰当理论做诊断。

 

—— 结束 ——

精神分析三靠理论,李鸣三靠

分享到朋友圈,是对我们最高的赞赏


【精选悦读】

心理健康婚恋情感亲子沟通与教育

【学习成长】

资料馆:心理诊断、个案报告、理论与实操、资料

笔记集:课程笔记读书笔记督导笔记咨询手记


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梦想,从这里起航!


抚顺地区老牌心理机构

因为专业,所以值得信赖


手机/微信:18940300372

抚顺市望花区昌图街27号楼4单元103室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网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您可在微信中搜索微信号「qy1879」或扫描左方二维码获得“暗号”哦!更多资讯等待你了解。

标签:#精神分析#课程笔记#精神分析120讲#人格的发展过程

相关文章

心理咨询

电话咨询
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