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源文摘 >走不出家门的孩子——容器、凸面容器和涵容

走不出家门的孩子——容器、凸面容器和涵容

发布于:2021-12-20作者:起源心理阅读:4283

欢迎访问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

我室电话/微信:189-4030-0372

如果有需要请不要犹豫,可以随时联系我

来源:蓝天卢林心理工作室(公众号:blueskypsy)

作者:卢林

走不出家门的孩子

    疫情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精神问题急剧增多,其临床表现也变得更加严重,尤其以自伤(割腕、拔头发、大量服药等)、自杀、厌学、拒绝上学、沉迷手机游戏和小视频、拒绝与家人或任何他人交流等为主要表现。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和各心理机构都涌进非常多这样的案例,远远超过疫情前。疫情当然是很创伤的,但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可以在疫情后继续相对正常地学习成长!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些孩子过度的不安、焦虑、恐惧、痛苦、被迫害的感觉等,以致于他们采用伤害自己和(或)决定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放弃自己的分离-个体化、心智化等朝向独立的成长呢?是否,在疫情前他们的情感发育就已经偏离了正常,他们对自己情绪的涵容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极限,但是没有引起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足够重视?

    
        是否在疫情下,孩子们内在的焦虑、恐惧、不安、被迫害的感觉和痛苦被更多地激发,超过了他们的处理能力,又没有被环境(父母与家庭、老师、同学和学校、社会)很好地涵容,最终导致进入或固着在偏执-分裂位相、导致自体的崩解?

        大家都知道“偏执-分裂位相”(PS)是指小婴儿较早期的心理位置,它包含着迫害恐惧这一精神病性质的主要焦虑,以及对抗这些恐惧所采用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无所不能、理想化、贬低、否认等)的本质。也暗指个体在这个心理位相时所体验到(缺乏现实感的体验)的感觉,如暴怒、攻击、抛弃、羞耻、吞噬、杀戮、毁灭等,有时候到达相当可怕、残忍的程度。在这个位相,个体以极端的方式来体验人和事,即一切如果不是美好到不真实的地步,就是坏(可怕)到不真实的地步。


        处于这种心理位相的人只关注自我利益的维护,面临身体和精神的痛苦时常常会有被迫害感,会不计代价来维护自己。但是在生命的最早期阶段(出生和出生后4~6月内),这是一种自然而且非常必要的状态,因为这个时候婴儿刚出生不久,必须处理他的情绪体验,但是这个时候他又还没有能力在心理上处理和消化这些体验。


        另一个心理位相是“抑郁位相”(D),正常的个体发展会在出生4~6月开始缓慢进入这个位相。在这个位相会出现比较能够体谅的态度,与别人的关系虽然具有矛盾痛苦的情绪,但是显得较为平和;会出现关怀和担心的感觉,并且会因为担心自己攻击了所爱的人而出现自责、愧疚感和想要使事情更好、想要修复关系的愿望。这个位相会围绕着个体-分离化和心智化的主要主题开展与进行探索、学习、体验与思考,即“别人是否是独立于自我之外的另一个人类,这个人类是否可以有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情感、思考、行为与关系”。
 

    婴儿从偏执-分离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除了婴儿自身天然的成长潜能与努力外,还需要一个容器——处在抑郁位相的妈妈(抚养者),以及妈妈所提供的安全的、稳定的、可依赖的、抱持与涵容(让婴儿感觉到被看见、被理解、被帮助与支持、被欣赏与肯定)的养育环境。人的一生会一直处于这两个心理位相的摆荡之中,即PS↔D,即个体就算是达到了较抑郁的位相,也有可能在强烈焦虑的影响下(比如分离、丧失、死亡等),而丧失掉通过他人的观点来综合看待事物的能力,可能执着于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又一次进入偏执-分裂位相。而且每当个体往前发展一步,就会引发内在的崩解与焦虑,产生暂时的人格失序,回到比较混乱嘈杂的心智状态。因为这种内在变化所导致的混乱,本来就存在于情绪的发展过程中。


        心智状态会持续转变,所以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中,总会有许多不同的来回摆荡。婴儿期、幼儿期、潜伏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等每个发展时期,都各自有其发展的主要任务,也都有适合该发展阶段的心智态度,这个心智态度随时会受到此时的心理位相所特有的情绪所影响,而与个体此时的实际年龄不相关。

        所以我们可以在小孩身上看到较为成熟的心智状态,会在学龄期儿童身上找到中年人的心智状态,也会在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身上看到小小孩的心智状态。这些情形取决于个体当时是以何种情形态度来看待“自我”以及“存在于世界中的我”的。心智状态会随着内在与外在力量与关系的细微变化,而摆动与改变。


        17岁的男生K因为疫情后成绩下降,拒绝上学而寻求治疗师的帮助。K的父母都是高学历。K的母亲在怀孕后就离开K父,回到娘家生活,出生后仍然由母亲和外祖父母照料,很少见到父亲。K2岁起由外祖父母照料,只有周末能见到母亲。8岁后与母亲、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父亲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深造和工作,在K的成长中基本缺席,K只在节日在会见到父亲。

        K的母亲是一个智商很高,但是压抑、沉闷、回避、害怕冲突的人,很少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感到乐趣,她努力地做着她认为应该她做的家务与工作,很少和别人交流,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比较疏离与困难,常常觉得累。而偶尔回家的父亲要么不开口,如果开口就会讲自己逆袭成功成为高学历高收入的成功经验。外祖父母好像也是会做家务但不怎么言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压抑沉闷的老人。


        K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小男孩,小学成绩很好,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孤独、不安、恐惧、愤怒与敌意。初中一年级下,因为被调到自己不满意的座位,他认为是因为自己曾经对抗过班主任的不合理要求而被班主任排斥打击的原因,开始各种怀疑猜测班主任,与班主任开始各种斗争,校长和家长都介入了也没有用。


转校,升入高中,K的考试成绩还保持可以,但是与同学、老师、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差,几乎没有互动了,疫情后,就拒绝上学了,同时也不再看书,越来越多地在他自己房间里玩手机游戏,睡眠颠倒,常常在黄昏后才打开房门出来取一点食物吃,也拒绝与家人交流。他屏蔽了外界几乎任何的信息,开启自闭模式(胎儿期)。在精神分析里,他们也可以被称为“古怪客体”的一种。


        欧美国家多称之为“拒学症”或“社会退缩症”,西班牙和意大利发生率似乎高于其他西方国家。在经济开始发达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台湾和大陆发生率已经相当多,据日本文部省2010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日本有70万人,平均年龄36岁,占日本年轻人的1~2%。日本和台湾的精神心理工作者称之为“茧居族”。目前大陆尚无统一的称呼,通常被以“厌学”、“害怕或拒绝上学”等原因被家长作为主诉而寻求帮助。

        一般首发在青春期,是青春期混乱情绪所导致的退行现象(胎儿期?)。在出现退行之前,大多存在安全感不够好(使用压抑、听话来防御强烈的被抛弃、被嫌弃的恐惧)、自尊心强、一丝不苟、刻板、或自我为中心,不想破坏自己制定的规则等性格,也就是说他们自体发育已经被严重干扰,早就出现断裂,他们不得不过度使用分裂、投射与投射-认同、否认、理想化和贬低这些原始防御机制来保护自体崩解的危险;也就是说他们处在“偏执-分裂”位相的心智状态或边缘地带,极易使用“美化”和(或)“灾难化”等让自己失去理解、思考和整合的能力而进入偏执状态。这些是个体内在世界里一直没有发育与成长的婴儿部分的体现。


在个体的情感能力的成长过程中,婴儿部分的成长与转化需要容器以及容器的功能(α功能)。比昂用β元素来描述个体(婴儿部分)原始情绪的感觉印象,这些感官直觉既可能来自环境,也可能来自个体的内部世界。


它们是未发展完全的情绪经验的感觉印象,因为是代表对心理灾难变化的预期而被拒绝进入的情绪经验的感觉印象,它们不可以言说,也不会进入现实检验的程序。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没有一个容器(有涵容能力,即有α功能的妈妈。这个妈妈是处于“抑郁位相”,自恋发展得还可以的)去接受并涵容住孩子投射过来的、张力很高的、无法言说的各种焦虑、不安、恐慌、痛苦、吞噬、攻击、杀戮、毁灭和喜悦、满足等感觉,以及嘈杂混乱等β元素,同时涵容住母亲自己的不耐烦与焦虑,去关注到,能思考和理解孩子的需要以及相应的情绪、情感、想法和行为,并能和个体产生情绪共鸣、给个体的情绪、情感、想法和行为正确命名、帮助孩子理解他自己和缓解焦虑与恐惧(α元素),同时也注意到孩子发展的需要而心甘情愿作“刚刚好的妈妈”,孩子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抑郁位相”,进行个体-分离化和心智化,发展出比较健康的自恋,自体发展得比较稳定,自体的内聚性好而且客体关系健康稳定。


但是如果这些孩子投射的β元素被再次否认和投射,孩子将最终变成古怪客体。


从胎儿到婴儿、幼儿和儿童,孩子的成长非常仰赖母亲的身体与心智能力所构成的世界。母亲需要把孩子烦乱而且四散的自我碎片收拢起来,在情绪上给与安置,让孩子的心智与自己协调一致,并按照此时此地的孩子的能力提供相应的帮助(夸大自体客体)。


孩子通过母亲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感觉到自己被了解,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体验到爱与被爱,也会深深地期待与他人的关系也有类似的情感。母亲需要有能力稳住孩子与自己的焦虑,在面对混乱、逐渐增强的抗议与挫折时,仍然能够持续地思考,运用并提供内在资源来帮助孩子(容器)。


这样孩子就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经验。在重新整合经验的过程中,母亲能够明白并且包含孩子的挫败,是关键所在。这样孩子就可以被给予并且有能力接受到关于自己的真实观点,这种观点既不会被母亲的焦虑所扭曲,也不会被母亲自以为是的推论所扭曲。经常获得这种体验的孩子,就可能吸收、纳入这些心智功能(内摄),等他逐渐学会之后,它们将成为他的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最后,他会有一种感觉,即他拥有自己的内在资源,而无须全然焦虑地依赖外在客体帮他整合。

 

从大量的临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把自己关在家的孩子无一例外地都缺乏一个具有容器功能的妈妈(抚养者),即所谓“死妈妈”,孩子的内在将建立“投射-认同-拒绝”的客体,孩子内化一个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客体。


很多抚养者在抚养的过程中,还会投射自己的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得不成为抚养者情绪的容器(听话、乖顺等)。这种妈妈(抚养者),我们成为“凸面容器”,而孩子不得不想尽方法去处理这些难以忍受的被剥夺、被栽赃的各种情绪经验,而这些方法构成了原始而且极端的心理防御机制。


身体的过度被照料或不被照料,情绪的过度不被涵容,会导致孩子无法忍受的痛苦以及与死亡有关的焦虑(前语言期的),而这些会导致孩子不得不过度使用分裂、无所不能、理想化、贬低与投射来保护自体不要去崩解,他们的自体变得僵硬、脆弱、敏感,安全感差、很难建立信任,缺乏足够的现实感,长期处于偏执-分裂位相或其边缘,很难适应成长中的任何分离与变化。


孩子青春期前的成长主要是处理与母亲的关系,而青春期需要更多的处理与父亲(象征着权威、独立与依赖、竞争、边界等)的关系。从临床资料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有困难的孩子,父亲常常是疏离的。这样无疑使得孩子去体验和学习处理比如嫉妒、妒忌、安全、我不是世界的中心等重要情感与感受、去理解界限等更加困难,个体-分离化和心智化也变得更加困难。


他们往往成长为“部分客体”模式,变得“注意力狭窄”,只有长相、体型或考试成绩或其他某个方面是他们所在意的而投入心理能量,一旦这个他们所在意的部分没有让他们感到满意,常常感到无法忍受的挫败与痛苦,并因此迅速链接到早年与拒绝客体和凸面容器的痛苦的相处经验,而出现强烈的被吞噬、被剥夺、被抛弃、被羞辱、被毁灭的恐惧、愤怒与攻击,而攻击常常转向自身。


青春期性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身体的巨大变化、青春期特有的性与攻击驱力力度从所未有地高涨,孩子们感到非常不安与混乱,如果没有被养育环境注意、识别并帮助他们理解,在稍后会以更混乱的力量爆发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孩子通常在青春期首发症状的原因。


搬家、转学、升入初中或高中、分班、任课老师的更换、父母以及家庭的任何变化都是对他们自体稳定性的严重考验。偏执-分裂严重时,偶尔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的一次批评或忽视、偶尔听到的同学议论都可以导致他们崩溃(俗话说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不用说羞辱、霸凌等。


疫情所带来的混乱嘈杂、与死亡有关的焦虑、恐惧是这一类孩子很难承受的。严格的在家隔离政策所带来的被剥夺感和失连接感(失去与同学、老师、大自然等的连接)、身体也不能通过大量肌肉的活动而释放掉焦虑、网课的非真实感与疏离感……还有家长被疫情所激活的各种感觉,这些感觉里没有被家长自己涵容消化的残余部分都会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同时因为居家隔离,这些孩子原来疏离的家庭不得不同时被困于狭小的公寓空间里,这些孩子往往感到被监视、被迫害而不是被理解、关心、支持与帮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过多的、难以忍受的恐惧、挫败与不安。


这些都促使孩子更加移向偏执分裂,外界完全变成了迫害性的坏世界,为了保护自己的存活,于是他们常常选择逃到手机游戏这样的虚拟世界里,也就是更婴儿化一些。在手机游戏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里,他们成为了自己所渴望的有力量的、有能力的、勇敢的、有朋友的、能挑战权威的的英雄,同时他们也用这种方式向父母和学校等发出沉默的、充满仇恨和敌意的、带有否认和毁灭性质的挑战与抗议。就如同敌机空袭、敌人扫荡时,躲进防空洞或掩体一样的意义。


这一类孩子的治疗是一个系统修复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咨询师的涵容能力,以及咨询师帮助孩子的父母恢复父母功能(建立和修复父母的涵容能力)。


治疗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是邀请家长进入治疗,并建立良好的工作联盟。这些孩子的家长通常都有着自己需要成长的议题,毫无例外地他们会否认这一需要,尤其是父亲。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并不是把重点放在父母的成长议题上,而是邀请父母一起来了解和思考:孩子目前现象是什么?现象的困扰实质是什么?(驱力、自我功能、超我评估)孩子成长过程可能有哪些因素促成和固化了孩子目前的现象?(个案概念化)并根据孩子和家庭的情况提出治疗建议(如是否需要精神科加入?孩子的治疗频率、方法、地点、时间等;父母访谈的频率,是否需要伴侣治疗、家庭治疗、父母的单独治疗;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医院、社会的各种资源帮助孩子等)。


咨询师与家长的工作联盟是治疗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需要在三个层面开展和进行工作:父母指导、移情做父母和治疗亲子关系。帮助父母恢复父母功能,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情绪的容器并协助他们找到可以成为他们容器的资源(如他们个人的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父母成长团体、亲子课堂等),鼓励他们和孩子的老师学校建立有效沟通,并能成为退行到婴儿期甚至胎儿期的孩子的容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减少导致孩子发病和偏执分裂固着的因素以及潜在因素,帮助他们成为孩子的自体客体,与孩子建立和恢复互相理解、支持的、有质量的亲子关系。


这种工作常常需要“打群架”,可能需要邀约成人治疗师、伴侣治疗师、家庭治疗师、精神科医生、老师、社工等的加入与配合。治疗对象也从单一的孩子治疗,加上对父母和家庭的扰动、干预与治疗。


这些孩子的咨询师必须要成为这些孩子的容器,能理解与涵容孩子巨大的无视、拒绝、敌意、仇恨、贬低、吞噬、攻击与毁灭,也要能涵容孩子的融合与理想化;咨询师需要有温和地分裂的能力,一方面去体会和理解孩子的情绪与心智,与孩子在情绪和心智上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持关注于思考的能力,让自己可以理解与思考而不被孩子的情绪吞噬与淹没掉。要在孩子与家长的攻击中存活下来,并且完整无缺地存活下来,成为对他们有意义的重要客体。


咨询师要把孩子烦乱而且四散的自体碎片收拢,在情绪上孩子安置,并让自己的心智与孩子协调一致,让孩子觉得自己被了解。孩子支离破碎的自体经验被涵容,使孩子自己的情绪有机会得以塑形,因为咨询师并不从外在强行赋予情感,也不只是单纯地把情感反映回去,咨询师成为了孩子的自体客体,具有容器的功能。咨询师需要成为孩子的夸大自体客体、理想化自体客体和他我自体客体,慢慢地帮助他们利用时机进行情绪矫正体验,增加孩子的自体感与自体的稳定能力,促进自体的内聚性发展,促进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恋与客体关系,促进他们个体分离化和心智化的发展,帮助与促进他们向抑郁位相的挪动。而与孩子和家庭的工作也会增加咨询师的理解、思考与涵容的能力与范围。


总结:“茧居族”虽然多在青春期首发症状,但是其精神病理的困扰形成于婴儿早期的缺乏母亲的涵容。因为成长过程中母亲与家庭的缺乏涵容能力,甚至是拒绝客体和凸面容器的影响,导致孩子人格结构中隐含过多婴儿人格充分,很难“偏执-分裂位相”移向“抑郁位相”,导致孩子在青春期前一直过度使用分裂、投射、否认、理想化、无所不能等严重的防御机制,导致自体内聚性差,脆弱敏感不稳定与僵化,从而在青春期容易退行到婴儿期人格而出现“茧居”现象。治疗需要系统修复,治疗师需要成为孩子的容器,也需要成为父母的容器,或邀约组织相关同事以及社会资源共同合作成为孩子父母家庭的容器,才能帮助“茧居族”破茧成蝶。


参考文献:

1、 Melanie Klein:Envy and Gratitude

2、 Melanie Klein: 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

3、 D.W.Winnicott: Babies and their mothers

4、 D.W.Winnicott: Playing and reality

5、 D.W.Winnicott: Reparation in respect of mother’s organized defence against depression

6、 W.R.Bion: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7、 W.R.Bion: The second thought

8、 Fairbairn. W.R 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personality

9、 Kohut: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10、 Kohu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

11、 Kohut: On empathy, the search of the self

12、 Kohut: Introspection, empathy, and the semicircle of mental health

13、 Elizabath Bott-Spillus: From foetus to child: an observation and psychoanalytic study

14、 Gianna Williams: Internal landscapes and Foreign Bodies

15、 Margot Waddell: Inside life

16、 Deirdre Dowling: An independent practitioner’s introduction to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17、 Marjorie Taggart White & Marcella Bakur Wein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 psychology

18、 Marton Chethik: Techniques of child therapy: psychodynamic strategies

19、 田村毅:抢救茧居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网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您可在微信中搜索微信号「qy1879」或扫描左方二维码获得“暗号”哦!更多资讯等待你了解。

标签:#亲子沟通与教育#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相关文章

心理咨询

电话咨询
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