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源文摘 >偏执型人格障碍PPD:中国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偏执型人格障碍PPD:中国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发布于:2022-05-13作者:管理员阅读:2262

欢迎访问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我室电话/微信:189-4030-0372

如果有需要不要犹豫,可以随时联系我

来源:中国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

整理: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 李海涛

目录: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述

第二节 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三节 分裂型人格障碍

第四节 边缘型人格障碍

第五节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第六节 强迫型人格障碍

第七节 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八节 自恋型人格障碍

第九节 性身份障碍

第十节 性偏好障碍

补充     癔症型/表演型人格障碍(DSM5)


第二节 偏执型人格障碍 (PPD)

一、概述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PPD)的典型特征是无端的猜疑。始于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独居、同伴关系差、 过度敏感、想法与语言特殊以及有些特殊幻想的个体,经常被描述成 “特殊”或“古怪”。他们总是怀疑他人存在对自己不利的各种可能, 所以难于维持与他人长期稳定的关系。在普遍猜疑的背景下,患者往 往会对人际细节过度关注,如语气、眼神,甚至一些下意识动作,都会被他们进行恶意归因。同时,他们也会错误地阐释或夸大自己的疑虑,因此患者常常处于愤怒与不安当中,部分患者甚至会先下手为强, 攻击他人;有些患者会退缩,回避让他们焦虑的场景。 

    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 2.3%,而其他研究的结果显示其患病率为 0.9%~2.4%,且多见于男性。偏执型人格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或妄想性障碍(特别是被害妄想)的患者家庭中更常见。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遗传因素、脑神经发育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其中家庭环境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通常不会完全脱离现实,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现实检验能力。他们的言语显得偏执或怪异,甚至有些患者还存在一些异常的信念或感知,但没有达到妄想或幻想的程度。 因为倾向于对他人进行恶意归因,所以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控制周围环境的强烈欲望。他们常表现得自负,容不得他人的批评。在具体工作中,常表现为刻板、吹毛求疵、无法合作。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对拒绝比较敏感,易怒且好争辩,会无端的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患者有强烈的自我权力意识,常为此陷入诉讼之 中,并可坚持到其他人都放弃时。 

    另外,在遭遇严重应激或其他特殊情况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甚至出现妄想性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但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不足以诊断其他的精神病性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评估详见本章第一节。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ICD-10 诊断标准 

1.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

2.容易长久地记仇,即不肯原谅侮辱、伤害或轻视。 

3.具有猜疑以及将体验歪曲的普遍倾向,及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 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4.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 

5.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

6.具有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表现为持续的自我援引态度。

7.将患者直接有关的事件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 

(二)鉴别诊断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人格障碍有类精神病性症状,因此有人认为其与精神分裂 症是同一谱系内的疾病。但总体来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 病性症状是持续存在的,其妄想内容荒谬、离奇,通常无现实基础, 难以理解。随着病程迁延,逐渐出现精神功能衰退以及认知功能受损。 而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却大多是因某些应激性生活 事件所致,因此多数是一过性的。

2.妄想性障碍 

    妄想性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以系统的妄想为主 要临床症状,如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妄想的形成有一定的现实基 础,是在对事实片面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 活及工作的影响大,以致在发作期间经常导致严重的人际冲突。 

3.分裂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猜疑、人际疏离以及偏执观念在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分裂型人格障 碍患者身上都存在,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经常因一些小事而生 气,同时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反社会行为多是基于报仇的愿望,而 不是一种人格特征。 

五、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详见本章第一节。 

六、疾病管理 

    由于过度敏感、普遍猜疑,甚至是恶意归因,偏执型人格障碍患 者常常处于愤怒和不安中,攻击性行为的风险较高。因此家庭成员或 社区工作者应对患者密切观察,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对这些危险行为进行早识别、早干预,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 给予专业干预措施。具体疾病管理详见本章第一节。


心理咨询

电话咨询
心理辅导